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,正消耗著全球四分之一的電子元器件,但目前,我國大部分傳感器仍依賴進口。
中國正消耗著全球四分之一的電子元器件 三大挑戰:技術研發、產業鏈競爭力、價格影響 中國廠商面臨的挑戰非常多。首先,缺乏高端研發人員和經驗豐富的本土TDK工程師,導致
基礎研究落后。同時,TDK傳感器商業化應用周期長,TDK傳感器研發時間更長,這對TDK企業的耐心、遠見是一個很大挑戰。 另一方面,中國產業鏈在競爭方面,力量還較薄弱,沒有
產生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的企業。TDK傳感器和IC芯片一樣,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,國內企業出貨量上不去,導致整個產業鏈,例如前端流片等環節加工能力薄弱,一致性、生產重復
性都不能滿足設計加工工藝要求。因此,整個TDK產業鏈均處于投入階段,盈利比較困難,產生了惡性循環。
系統廠商對于TDK產品需求量很大 此外,價格下滑導致電子廠商盈利困難。TDK傳感器產品的價格,并非與產品的重要性或開發難度成正比。例如,據統計數據顯示,從應用廣泛和競爭
激烈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市場來看,價格每季度下跌3%至5%,系統廠商對于TDK產品需求量很大。 四大趨勢:新興器件、新應用、顛覆性技術、新設計 面對上述挑戰,國內廠商如何樹立信心,尋求機遇呢? 首先必須承認,中國是最大電子生產和消費大國,終端消費市場巨大,該優勢應該可以給各家廠商給予一定信心。而且受物聯網市場驅動,TDK傳感器的市場增量將相當可觀。另外,TDK傳感器產品多樣,也有巨大的創新空間。
TDK傳感器制造需要依賴發達的半導體微加工技術 另一方面,根據TDK傳感器的特點,TDK傳感器一直依賴于使用基于半導體的微加工技術來制造器件,以取代更為復雜、笨重或不敏感
的傳感器。據此,未來將有四大趨勢改變市場格局。它們分別是:新興器件、新應用、顛覆性技術、新設計。 簡單來說就是:新興器件,如微鏡和環境組合傳感器;新應用,如壓力傳感
器應用于位置或高度感測;顛覆性技術,包括封裝、新材料,如壓電薄膜和300mm/12寸晶圓;新的設計,包括NEMS納機電系統和光學集成技術。 物聯網是我國未來十年的核心發展戰略,TDK傳
感器則是物聯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下一個十年,會涌現出遠比現在主流傳感器更有市場前景的TDK產品,期待中國產業能躋身世界前列。
|